欢迎访问晋中企业家协会网站!
法律法规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更好地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

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的通知
来源:晋中市政府网 | 作者:晋中市政府网 | 发布时间: 2022-07-30 | 1244 次浏览 | 分享到:

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十四五”新材料规划的通知

市政发〔2022〕26号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晋中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晋中市“十四五”新材料规划》已经2022年1月18日晋中市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晋中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日

(此件删减后公开)


晋中市十四五新材料规划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产业是我市经济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推动制造业结构性反转、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接替产业之一。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新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带动效应明显,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区域竞争的新优势。为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大市、强市,培育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晋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市政发〔2021〕37 号),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依托能源、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出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原料支撑。全市含煤面积 12582.9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 76.71%,预测储量 1082.15 亿吨。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271.6 亿吨,居全省第 7 位。钛铁矿和铬铁矿保有储量居山西省之首。玻璃用砂岩 1763 万吨,占全省 61.56%;铝土矿 50852 千吨,占全省 5.16%;耐火黏土 104396 千吨,占全省 16.5%,居全省第 3 位;石膏 111468.5 千吨,占全省 11%,居全省第 3 位。

二是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部分行业领域居全国甚至全球领先地位。在碳素石墨、镁及镁基合金、永磁材料等方面初具规模。昔阳县、介休市、灵石县及太谷区等地碳素及石墨制品生产制造实力雄厚,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石墨、高品质石墨化阴极碳块等产品畅销国内外,碳素阴极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60-70%,和顺县、昔阳县等地推进多个镁及镁基合金生产项目,重点开发建设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领域。平遥县、祁县、榆社县、和顺县等地在高品质合成橡胶、永磁材料、氯碱化工等领域均有一定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市“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转变的速度。

三是打造了一批创新平台,为新材料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20 年底,我市共有 1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88 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还有一大批实验室、企业联盟等平台,这些平台形成了我市新材料发展的大脑,为我市新材料领域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能支撑。

四是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部分关键材料取得重大突破。在高品质蓝宝石晶体及砷化镓集成电路(芯片)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纳米技术所生产的纳米无机活性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五是构建了上下游产业链条,整体呈现出集群式发展态势。形成了以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为主的半导体、钕铁硼永磁材料基地,平遥县为主的光学材料基地,榆社县、昔阳县、寿阳县、平遥县为主的新型化工材料基地,介休市、灵石县、太谷区等为主的碳素及石墨制品生产基地等。基本形成了煤—焦—化—电—材产业链、煤—焦化—针状焦—炭素电极产业链、氯碱—聚氯乙烯—塑料型材产业链等,各产业集群发挥资源、技术和产业优势,全力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我市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具备了加速发展的产业基础,但无论产业综合实力,还是技术研发水平,都与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不相匹配,难以满足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是产业规模不大,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我市新材料产业门类较少,在个别领域技术水平较高,但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的供给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精深加工不足,终端产品、名牌产品、高端产品比例不高,部分新材料产量居全国前列,但产业链条普遍较短,上中下游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传统产业主体地位尚未根本改变,工业经济韧性不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链条偏短,新材料产业支撑能力依然不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实力整体偏弱,我市新材料产业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大,产业规模效应不明显。

二是基础研究不够,缺乏先导技术支撑。我市新材料产业起步较,多数企业涉足时间不长、资本积累较少,研发投入欠缺、技术储备不足、共性技术供给不够等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新材料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偏低,客观导致了我市原始创新不多。基础研究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不足,尚未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此外,专业设备发展滞后,也对新材料的产业化造成极大影响。

三是产品同质竞争,产业定位仍需调整。通过不断调整引导,我市新材料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但主导产业不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趋势明显,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资金、资源优势,不利于产业的集聚发展。

四是创新意识不强,资金投入总量不足。部分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目标,重生产轻研发,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少。特别是部分规模小的企业,面对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不断提高,资金链条吃紧,对于创新投入更显不足。

五是人才队伍薄弱,满足不了产业需要。新材料领域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面向企业需求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相对薄弱,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端创新人才缺乏,技术、资本等要素与市场的结合度较低、联动性差。新材料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缺少专门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机构和人才。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较少。材料生产企业拥有的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较少,缺乏国家级的材料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

六是发展环境不优,推广应用力度不足。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有利于市场主体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宽松,财政支持、金融扶持、成果转化、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与产业化衔接不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尤其是新材料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相对滞后,一些档次高、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产品得不到及时推广和应用。

二、面临形势

(一)面临挑战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重心调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加快,国际贸易摩擦短期仍在持续,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时代,材料工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国外对关键核心材料的管制更严甚至断供,将会一定程度上威胁我国下游企业生存。我国目前新材料关键核心保障能力不足,整体技术水平不够高,区域协作不充分。我市新材料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在碳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优势,但无论产业综合实力,还是技术研发水平,都与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不相匹配,难以满足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产业规划布局方面,规划滞后或规划实施监督力度欠缺,未形成规划的引领、引导效应,呈碎片化分布;在创新能力方面,虽然个别领域技术水平较高,但整体上仍呈现中低端产品偏多,高端产品和服务不足,精深加工不足,终端产品、名牌产品、高端产品比例不高;在人才战略方面,整体不足,部分产业领域创新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在民营新材料企业,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在核心技术利用方面,没有根本性突破,虽然掌握和利用了一些关键技术,但再创新能力不足;在产业化发展方面,大集团、大企业较少,集群和园区作用未能有效发挥,部分新材料产量虽然居全国前列,但产业链条普遍较短,上中下游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传统产业主体地位尚未根本改变,工业经济韧性不强,新材料产业支撑能力依然不足。随着国家环保、能耗等一系列新政策、新标准的出台,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变数增大,我市必须在新材料发展的规划布局、创新能力、人才政策和产业化等方面,积极迎接挑战,自加压力,自我突围,将新材料发展成我市新的经济支柱产业。

(二)发展机遇

当前,新材料与 5G、智能手机、汽车、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创新步伐持续加快。科技与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新材料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增长方式必然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聚化方向转型升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转型发展的窗口期,更是我市与全省同步实现转型出雏形的关键期。当前,全省各市都在着手谋划、出台政策、提前布局,加快推进新材料的培育和发展,围绕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资金、项目、人才、市场争夺几近白热化。我市区位优势明显,接壤省会城市太原,毗邻山西综改示范区,坐拥山西大学城等,占有难得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配套服务资源,同时我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新材料产业基础,在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人才的培养、碳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优势,为我市新材料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跨越发展新材料产业,引导我市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方向突围。深入实施“12345 战略”,即 准确把握两个战略基点,持续擦亮三块金字招牌,扎实推进四个百里工程,全面加快五区建设,率先出一条“金光大道”,确保转型出雏形,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走出一条新路来,打好“六新”攻坚战。按照“创新引领、项目带动、链式布局”的发展路径,坚持“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聚化发展路线,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尖端技术,抢占国际领先地位,突破一批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形成自主化能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构建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我市工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业管理模式,注重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有效带动社会资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创新驱动,需求牵引。推动新材料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支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形成新材料创新发展新格局。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强市”建设重大需求,强化产用结合,加快应用示范。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加强各部门信息共享与协调合作,提高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系统性、部门工作的协同性、政策措施的配套性。遵循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律,探索不同类型新材料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提高服务水平。市级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类指导各县(区、市)新材料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进我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协同促进。促进信息技术与新材料融合发展,推动新材料设计、加工、制造及测试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新材料供需对接。加强新材料产业生态体系建设,鼓励上下游协作配套,推动大中小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新材料产业要力争实现“两个提升、

两个优化”,即到 2025 年,全市新材料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持续优化,成为引领、支撑全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创新能力提升。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与技术集成能力不断提升,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力争达到 2%以上,新建设 6-7 家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移中心等,“十四五”突破 8项以上关键核心或共性技术,力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及产业化应用。加快县(区、市)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承担重大创新项目的支撑体系,提升全市新材料的创新能力。

二是产业规模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速明显加快,到 2025 年,力争新材料产业年产值居全省前列。

三是产品结构优化。光电、蓝宝石、新型建筑材料、纳米材料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纳米材料产业成长为新材料支柱产业,力争到 2025 年,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四是发展方式优化。绿色制造工艺与装备广泛应用,低碳、

绿色、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广,新材料产品单位能耗和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力争到 2025 年,基本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集约发展。

(四)总体布局

以科技发展、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以市场化配置为依据,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依托各县(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地为依托,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一核两翼”的空间布局。“一核”,即以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山西科技创新城、大学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人才、技术相对集中优势,将其建设成为半导体材料、前沿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研发高地。“两翼”,即以东山片区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等为支撑,平川片区太谷区、祁县、平遥县、介休市、灵石县等为两翼,发挥各县(区、市)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碳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半导体材料和其他新材料产业集群。

四、重点领域

结合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依托晋中市现有新材料领域技术、资源、能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瞄准未来发展方向,聚焦碳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化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和其他新材料领域,不断引进、创新、升级新材料的技术水平,细分产品市场,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构筑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优势、新引擎,推动晋中市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研发、制造大市转变。

(一)碳基新材料领域

充分利用我市煤炭资源禀赋和焦化产业优势,前瞻布局一批煤炭高质化利用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延伸煤炭/煤沥青到煤基人造石墨、石墨电极、碳纤维、碳基催化剂等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链、产品链,加强煤、焦化与新型炭材料的多元互补和协同发展,提升我市煤炭产业和焦化产业的“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绿量”。到 2025 年,力争打造成为省内领先的碳基新材料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新型煤焦化炭材料。延伸煤焦化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煤焦炭材料及化工产品深加工产业,围绕“煤焦油—针状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电极”、“煤沥青—可纺沥青—碳纤维原丝—复合制品”产业链,加快研发制备高性能煤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碳基催化剂、活性焦等高附加值碳基材料,着力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特种材料转变,打造“以化配焦、化材并举”的煤焦化炭材料循环经济产业新格局。

——高端炭材料。拓展新型煤基碳材料制备新路径,开发低成本煤基石墨烯、低成本高性能煤基电容炭、多孔炭等前沿煤基新型炭材料,围绕军品民品,发展活性炭深加工、废活性炭资源化再生利用、高端医药用活性炭和高性能储能活性炭技术,加快提高以煤、煤焦油、石墨、生物质等为原料的单层氧化石墨烯、超级电容炭、导电炭黑等技术成熟度,在占领特定领域、高端市场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扩展中低端应用领域及民用市场,扩大产业体量,发挥规模效应,打造省内新型高端炭材料基地。

(二)半导体材料领域

抓住国产替代产业机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应

用,加大创新链布局,重点发展蓝宝石、碳化硅、磷化铟等材料,加快引进上游材料和装备配套,中游器件设计和制造,下游封装、测试和应用等半导体产业项目落地。构建“半导体材料—工艺—芯片设计—制造—封测—整机应用”全产业链条,打造半导体产业基地。到 2025 年,力争建成省内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蓝宝石。重点发展蓝宝石单晶体、蓝宝石图形化外延、

紫外 LED 外延芯片等蓝宝石材料,重点突破泡生法自动引晶技术、下潜式图形专用特殊负性光刻胶及对应掩膜版开发等技术,形成蓝宝石晶体—蓝宝石晶棒—蓝宝石平片—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片的产业链条。

——碳化硅。加大创新链布局,重点发展碳化硅、碳化硅外延片、石墨原料、专用装备制造、三代半导体芯片等,打造省内具有影响力的碳化硅衬底材料供应基地,形成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链条。

(三)化工新材料领域

大力发展传统煤化工深加工和新型煤焦化工材料等产业,重点推进聚氨酯制品、乙二醇、碳酸甲乙脂等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传统煤化工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煤焦化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新格局。到 2025 年,建成省内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围绕“煤—粉煤—水煤浆—粗煤气—草酸二甲脂—乙二醇—聚酯纤维”产业链,加快发展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围绕“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脂、碳酸二乙酯”工艺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合成新材料。以技术创新为路径,推进环保型聚氨酯弹性体及制品、新型太阳能道钉、3D 打印材料、激光熔覆铁基金属粉末、涂料分散剂产业发展。

(四)前沿新材料领域

瞄准 5G 终端产品、新能源汽车制造、医疗模型和手术导板等前沿领域,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纳米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拓展产品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微机械系统、精密加工等行业的应用范围,集中布局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前沿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提升我市新材料的综合竞争能力。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省内重要的前沿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纳米材料。重点发展高纯纳米氧化锌、高纯纳米氧化

铝、高纯纳米氧化钨、纳米氧化锡、高纯纳米氧化钼等产品,积极开发水性涂料助剂、纳米抛光液等多元化、功能化、专业化产品。推广低成本、高比强、高比模和高稳定性的纳米材料,发展高附加值应用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纳米终端材料产品,拓展纳米材料在建材、能源、涂层、生物医学、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纳米材料基地。

——高分子新材料。加快发展植物纤维改性材料、低 VOC 环保材料、抗菌防霉材料和普通改性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满足纺织、汽车、医疗、卫生和家电等行业对高分子改性材料需求。

(五)其他新材料领域

充分利用我市资源、能源和产业优势,布局一批先进金属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其他新材料,通过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到 2025年,力争建成省内领先的其他新材料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先进金属材料。依托我市资源、能源优势,瞄准金属材料发展前沿,聚焦汽车、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等领域,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及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产业链条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依托和顺、介休等地,积极打造硅钢专用新材料、汽车用钢及轻量化材料、装备用钢、型钢及矿山用钢产业基地。到2025 年,力争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先进金属材料制造基地。

——生物基新材料。以基础化学品、精细化工品为重点方向,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大生物基新材料的技术攻关和研发投入,突破一批生物基新材料制造过程中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复合成型等共性关键技术,创制一批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环保材料等。到2025 年,努力打造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新材料产品。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聚焦新型建材、新型建筑等发展方向,布局建设聚氨酯保温板、聚氨酯封边岩棉板、聚氨酯保温材料、MK 保模一体化板、XPS 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板、PRR-101 保温装饰一体板等重点项目,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到2025 年,力争基本建成在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集聚区。

五、主要任务

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策引导,重点实施集聚发展、企业培育、产业提质、融合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六大工程,加快我市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一)集聚发展工程

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立足现有材料工业基础,结合各地科技人才条件、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环境承载能力,采用技术引领型、市场导向型、资源转化型等模式,因地制宜布局一批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企业集聚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园区服务优势。充分整合优化现有园区的资源,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程度,引导和规范新材料产业有序发展。依托开发区平台,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配套,着力打造集技术研发、企业孵化和创新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推进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健全完善产业链条,坚持横向拉宽、纵向加深,按产业链配套凝练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协同能力。鼓励原材料工业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材料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材料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构建能源梯级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切实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鼓励引导企业之间建立垂直或水平的技术关联,强化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创新,在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重点领域,建立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产业联盟。放大区位优势,优化政策环境,强化生产环节上下游的连贯配套,助推中间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

(二)企业培育工程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产品辐射、技术创新、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带动行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和效益优势。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和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现代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集聚,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化生产的格局。探索实施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示范补助政策,积极采取股权投资等市场方式支持符合政策条件、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企业发展壮大。鼓励优势企业不断发展精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增强内外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培育下游市场应用方向,拓展市场发展新空间,使其成为推动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优势明显、竞争能力强、具有知名品牌、“专、精、特”的中小微企业,提高关联企业的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和大企业大项目,采取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与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区域布局广的发展新格局。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起众多的中小企业,合力打造新材料产品连锁超市。在新材料领域,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小微企业“漫山遍野”的发展态势,形成良好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现有企业重点新材料项目进行梳理,对市场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且在技术、人才等要素方面积累较多的项目进行提升改造,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储备项目,进行分类管理,紧盯技术、市场发展情况,适时启动,促进项目由储备阶段转为实施阶段,壮大我市新材料产业规模。围绕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招商、研发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新材料项目,充实我市新材料重大项目储备库,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产业提质工程

实施名品名牌战略。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扶持一批经营有特色、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的新材料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积极开展新材料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积极培育一批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和“名优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镇、名县(区、市),推广一批具有地理标志的区域品牌,提高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

积极推行行业对标。引导全市新材料领域企业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开展行业对标工程。鼓励企业结合企业特征和产品特点,围绕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管理、技术装备、节能减排开展对标,全面推广精益生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供应商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

加快“互联网+”改造。积极跟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材料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加速融合。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发展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新型服务业态。积极引导新材料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销售和广告营销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渗透,发展异地协同设计、网络众包、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模式。力争到 2025 年,新材料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创新活动占有较大的比重,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成为标配。

(四)融合发展工程

全面促成产业融合。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与物流、科技、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与工业相配套的物流体系与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研发设计服务,支持专业机构、大企业、社会力量从事研发服务。积极发展新材料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重点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服务。完善新材料中介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体、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服务平台网络。

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充分发挥我市军工企业技术、人力、装备等优势,加大探索军民融合的市场化途径,推动军民共用新材料技术的双向转移和辐射。促进军民新材料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生产采购等环节有机衔接,加快军民共用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优势新材料企业积极参与军工产品配套。到2025 年,新材料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渠道进一步通畅。

(五)创新驱动工程

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山西大学城、山西智创城 4 号基地为载体,加快推动一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晋中的科创“硅谷”。依托我市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共同打造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机构,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原始创新和我市特色的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推进一批高科技项目落地。努力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集群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会长制”“链长制”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及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探索建立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机制,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建设产业创新联盟。鼓励新材料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围绕影响新材料优势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问题,以合作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或转让等多种形式,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发。引导企业与国内外上下游产业衔接,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开发合作模式。

完善技术标准规范。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立足自主技术,健全新材料标准体系、技术规范、检测方法和认证机制。鼓励产 学研用联合开发重要技术标准,巩固和提升产品的市场地位。加强新材料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实现专利技术转化技术标准,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建立健全多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共建研发机构等方式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在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方面,要充分利用晋中太原同城化的地域优势,结合新材料规划发展的关键技术,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与团队;加快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市场驾驭力强、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队伍,鼓励全市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家向新材料领域拓展;梯次培育新材料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加强对新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开展各种新材料产业相关技术培训。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注重对多学科融合科研人员的培养,强化数字技术对新材料研发的推动作用;二是注重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团队的打造,鼓励各类研发人员深入交流与知识分享;三是注重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激励,突出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四是注重对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人才的挖掘,着力在关键工艺技术、特殊材料配套和零部件领域有所突破。在此基础上,逐步规范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激励政策,切实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发展环境。

(六)绿色发展工程

加快企业技改步伐。重点支持新材料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引导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利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艺和装备。选择目前技术成熟、覆盖面广、应用效果显著的先进绿色制造工艺,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加快先进工艺与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示范和推广,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确保重点项目落地的能源双控、生态环境目标不受影响。

保障产业持续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资源全球化配置,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合理规划资源开发规模,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法打击滥采乱挖,提高资源回采率。积极开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对低品位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短缺资源地质勘查力度,增强资源供给能力。制定行业绿色标准。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绿色环境标准,强化标准的应用实施监督管理,以标准引导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组织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满足绿色标准的改造示范,开展绿色评价。到2025 年,新材料主要产品能耗、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重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加强新材料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与科技、财税、金融、商贸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各部门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的沟通衔接,加强部门间沟通和信息共享,推动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新材料行业、重点企业监测服务,引导、促进新材料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

强化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统筹利用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在新材料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项目、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攻关、合力突破。完善支持新材料产品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等财税优惠政策。开展材料装备一体化行动,支持首台(套)装备研发生产,促进市内装备制造企业在材料需求方面与市内材料企业对接,市级对符合条件的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应用项目及时上报,争取省级及以上财政支持。

(三)加强金融支持

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推动设立成果转化基金等。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产融合作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更优惠的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种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提供支持。完善落实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通过保险公司介入,采用投保理赔方式提高下游应用企业使用新材料产品的积极性,促进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我市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和项目,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融资或并购重组。引导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改制上市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实现股权融资。建立支持我市新材料企业顺利上市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持续有效的推进保障机制。

(四)扩大对外开放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开展新材料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京津冀、环渤海协同发展,鼓励和引导新材料企业与跨国集团、省内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开展合作。鼓励新材料企业走出去,到省外、国外设立分公司或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全省、全国、全球科技资源,发展壮大我市新材料产业。

(五)优化发展环境

在新材料产业项目备案、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认定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除国家或我省有明确规定的项目外,引深承诺制改革,以强化“政府服务承诺+企业信用承诺”为核心,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环节。建立新材料产业统计制度,为产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行业分析和依据。支持民营经济进入新材料领域,消除所有制差别,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实行“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调动全社会力量发展新材料产业。